2025学习到基金的几个原则

经济与投资

买基金已经好多年了,感觉到自己非常不成熟。虽然经历过几次涨跌,但是仍然不够成熟。

所以要学习一下。

以下是学习到的几个原则。

1。不满仓操作

过去总是贪心,没有做到这个铁的纪律。值得反省。风险意识不够。退步留的不够。只想进,不想退。这是错误的。

2。分批买入

这个过去是做到的,而且有几次都是买到了阶段性的几乎是最低点。但是加仓过大,而且:

阶段性的低点,补仓有助于摊低成本,但是阶段性不代表历史最低,也不代表未来不会全部跌掉。所以在某种相对比较安全的线以下,进行合理的补仓才可以。

有种粗暴的操作技巧说下跌多少补多少,下跌多少补多少,除非你拿一两千玩,可以这样补,如果每次都是上万补进去,那肯定没有某些技巧说的那样轻松如意。基金不会太如个人的意愿的。

所以总体看,是要整体以较低的平均成本来持有,这是关键,所以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线下面进行度定,才可以。

这就好比游泳,整个人可以明显看到在水面那是比较安全的,整个人都在水下面只剩下头顶了,就极其危险了。在相对比较高的阶段的购进都是很危险的。徒劳的。我就上了多少次这样的当了。

总体来说,整体平均买高了,一夜可以回到解放前。

3。定投,复利,并没有那么神。

感觉不是相对安全的低点,定投个啥啊。一味往里面投钱就能赚钱了,那就是笑话。

你经历过几轮涨跌就明白了。

如果你整体持有成本偏低,你随时都能笑的。

反之,你如果追逐,你随时都能哭着想割肉。

这点深有感触。如果你进入太高,怎么精打细算都是徒劳的。

所以在相对较低的价位的某些跌幅深的地方,可以多买一点。我觉得这个最有效。

什么定投,什么摊低平均成本,什么复利都是不靠谱的。定投得不好,摊高成本都是可能的。因为如果市场不妙了。你会停止掉定投的,不会有永不枯竭的资金源源不断的注入(股市和指数下跌时可能会没生意做,没饭吃,形势不好,亏损,不敢投入,这是重要原因)。理论的说的好,是过于理想化。

比如横盘太久,短跌短涨,定投没有什么优势。它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观判定。

4。低迷时,你怕还是买。

我看过好几次轮回了。指数比如到2900,2850。最近几次也就是到这个指数又很快在某天就走v回去了。轮回就是这样。只是我暂时没有足够的米购买了。就这样。因为指数都到这里了,你兜里大概也没有钱了。这是相互关联的。不然大家怎么不都跳出来捡漏?能跳出来的大概率是上一波没有参与的。

以粮食中的玉米来说,每年都是周期性从新粮的八九毛到青黄不接的一块一二。年年如此。当然高的时候价格还能再高。

你看散户养殖亏本为什么养殖企业就能赚钱呢,就是有足够资金平抑了这方面的波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吸纳和缓冲。粮食价格低,储存饲料材料,产品价格低时,储存冻制品。

类比到基金,就是低的时候补进,而且低的时候不着急卖出。当然这都需要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合理运作才行。

别看指数经常跌到2800.未来也会到三五千,而且未来蹭蹭蹭往上走大家都是心痒痒。就是看的涨看不得跌。

心态。

经历过,才能理解。

十二元的肉大家不想吃,疫情时涨到跟牛肉一个价格还是照吃不误。

心态。不要去从众,才能赚钱。

继续学习。并且要实盘来检讨自己的过失。

今天有看到几条总结:

1. 最大回撤法
最大回撤是指基金净值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最大跌幅。通过观察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可以在基金出现较大回撤时买入,这样可以在相对低点布局。例如,如果某基金的近一年最大回撤为16.82%,当基金净值接近这一回撤幅度时,可以考虑买入。

*如果市场行情反复,不见得要道最近一年最大回撤不容易等到。。这个感觉要根据形势去做全局考虑。

2. 市场估值法
通过市场估值指标(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判断市场是否处于低估状态。当市场估值处于低估区域时,买入基金的机会较大。例如,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时,可以考虑买入指数基金。

*技术活,值得学习。

3. 定投法
定投(定期定额投资)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投资方式。通过定期定额买入基金,可以平滑市场波动,降低买入成本。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定投可以有效摊薄成本。

*我不会采用。虽然从长远看涨少跌多,这个方法是科学的。大佬们都推荐的方法。

4. 特殊数据法
关注市场的一些特殊数据,如新开户数、两市成交量、新基金募集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从而帮助判断买入和卖出时机。

*这个值得学习,目前完全不会这方面的技术。。。实话。

5. 基金经理表现
选择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并在基金经理更换初期买入。因为市场对新基金经理的业绩不熟悉,可能会有一定的跟风效应。

*感觉这个在过去取得好业绩的肯定都排名在前面的基金的经理就是不错的。从排名很容易找出历史上业绩比较好的基金和基金经理。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基金涉及的行业本身。没有不跌的股市,没有不跌的基金。经理的表现只能代表一个波段。

6. 技术分析法
利用技术分析工具,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RSI)等,判断基金的买入和卖出时机。例如,当基金净值突破某条长期均线时,可以考虑买入。

*学习。技术活。

7. 估值百分位法
通过历史估值百分位数值来判断当前估值水平。例如,当某指数基金的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时,可以考虑买入。

*技术活,值得学习。